从“前苏联”的使用谈编辑主观能动性 出版行业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同人业务交流时,经常流传着一种说法,“前苏联”这个词慎用,遇到“前苏联”要改成“苏联”。 审读书稿时,遇到这样一句话: “俄《新闻时报》2009年5月8日刊文称,欧盟已跻身俄罗斯一向视为本国地缘政治利益范围的前苏联地区。” 按照通常的改法,“前苏联”要改成“苏联”,这么改,“前苏联地区”就被改成了“苏联地区”。 然而,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苏联地区”这个概念显然不对。 苏联是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了七十四年,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存在七十四年的历史里,它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概念,不是一个区域概念。苏联存在期间,说它是地区显然是错误的。 那么,苏联解体后,“苏联地区”这个表述准确吗? 显然也不准确,苏联解体后,“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又何来苏联地区呢? 还有一个2009年存在的、地理范围与苏联的疆域比较接近的组织叫作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然而,独联体在地理范围上未涵盖全部苏联疆域,波罗的海三国始终没有加入独联体,土库曼斯坦、乌克兰等国加入后又退出。 因此,也不能用“独联体”代替“前苏联地区”。 我实在想不出来一个能不用“前苏联”这个词但能准确表达“前苏联地区”概念的修改方式,只能保留“前苏联地区”这个表达方式。 既然这样的一个地缘概念,不用“前苏联”这个词汇就无法表达,为什么很多同行广泛转发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一文中建议慎用或者禁用“前苏联”这个词呢?权威媒体在碰到类似问题如何处理?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新华社自媒体发布的一篇文章使用了“前苏联”这个词。 文章这样写道: “针对美国在前苏联国家建立生物实验室研究美国本土禁止的研究项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9日说,希望美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正视国际社会的关切和当地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采取切实举措,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 我又按照文章的内容,查询了外交部网站,发现在2020年4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上,央视记者和外交部发言人耿爽都使用了“前苏联”这个词。 原文如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前不久,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在前苏联国家建立生物实验室表达关切。近日,有境外媒体披露相关实验室实际上完全受美方领导,由美国防部下属单位下达指令,用于研究针对特定人群的危险疾病,进而研究许多美国本土禁止的研究项目。请问中方有何评论? 耿爽:我们注意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及相关的报道。美国在前苏联国家建立了多个生物实验室,却对其功能、用途、安全系数等三缄其口,让当地民众和周边国家深感担忧。据了解,有当地民众强烈要求关闭相关的实验室。希望美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正视国际社会的关切和当地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采取切实举措,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前苏联”这个词?到底书稿中和“苏联”一词使用场景有何区别? 分析上述两则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例子里的“前苏联国家”和“前苏联地区”指的都是苏联解体后,它曾经的加盟共和国所对应的区域或者在这个区域的国家,是一个地缘概念。 苏联的加盟国虽然已经独立,但是毕竟他们在同一个政权里共存了七十四年,它们虽然今日已是不同的国家,但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和地缘上的接近使得它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因此,“前苏联国家”“前苏联地区”在国际政治领域里还是不可缺少的地缘概念。 在指代政权的时候,使用“苏联”在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也比“前苏联”更加准确。例如,在类似“苏联兴亡的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第二天,苏联率先承认新中国”的语境下,用“苏联”显然更加恰当。 综上所述,“前苏联”这个词,在指代政权的时候应当避免使用,在指代苏联解体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所在的区域或这个区域里的国家时,还是必须使用。 由此可见,编辑要根据书稿具体内容和实际语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才能真正为每一本图书把好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