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中常见语言逻辑差错39例及对策 在文稿中经常出现的逻辑错误有:概念方面、判断方面、推理方面、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和论证方面的差错。具体如下: 一、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 01 概念错用 举例 节日之夜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灯火阑珊。 分析 “灯火阑珊”,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灯火暗淡、零落。许多人没有弄清楚“阑珊”这个概念的内涵,当作灯火辉煌使用,就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02 概念不明 举例 诚征30岁以下,品貌端正,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婚否不限 分析 这种征婚启事,在很多报刊上都可见到。“婚否不限”按字面理解,是已婚和未婚均可,但已婚者怎能成为征婚对象?其实启事原意应为如果结过婚已离异者也可以,那就不是“婚否不限”,而是“ 婚史不限”。这则启事在婚史概念上模糊不清,容易引起误解。 03 概念混淆 举例 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00周年。 分析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把“诞辰”和“诞生”两个词搞混淆了。“诞辰”是名词,指出生的时日,是生日的敬称。而“诞生”是动词,指出生。“诞辰”一般用在“某某周年”之后,“诞生”一般用在“某某周年”之前。 04 概念赘余 举例 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法国队将与意大利队争夺冠亚军。 分析 在决赛中,胜者为冠军,负者为亚军,双方争夺的是冠军,“亚军”在句中是多余的概念,可将“亚”字删除,表达就通畅了。 05 误用集合 举例 作为一名普通的莘莘学子,他的创新精神让人敬佩。 分析 “莘莘学子”是一个集合概念,指很多的学生,不能指称其中的某一个体。可用“大学生”替代句中的“莘莘学子”。 06 外延过宽 举例 八达岭长城距北京不到100公里。 分析 八达岭长城在北京延庆区境内,句中的“北京”概念过宽,正确的表述是距北京中心城区或是天安门不到100公里。 07 限制不当 举例 他在担任市工商局局长期间,利用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贪污、受贿110万元。 分析 贪污、受贿是腐败行为,肯定是不正当的手段,这里用“正当”限制“贪污、受贿”是错误的。这在语法上属于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在逻辑上犯了限制不当的错误。 08 概括不当 举例 农作物的生长,都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氮、磷、钾等肥料。 分析 农作物需要水分,但水分不是肥料,如果用顿号与氮等并列就犯了概括不当的错误。可将“水分”后的顿号改为“和”字,使之与肥料并列。 09 并列不当 举例 展销会上,各种品牌的家用电器、家具、冰箱、微波炉等纷纷亮相。 分析 “冰箱、微波炉”是种概念,“家用电器”是属概念,种属并列就会犯并列不当的错误。删除文中的“家用电器”或是“冰箱、微波炉”即可。 10 定义错误 举例 白皮书就是封面是白色的书。 分析 “白皮书”是指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因其封面为白色,故名“白皮书”,也有的国家用其他颜色的。本句定义项中“封面是白色的书”只是重复了被定义项“白皮书”,没有揭示其真正内涵,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11 划分错误 举例 在民族联欢节上,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有赛马、摔跤、赛歌等。 分析 句中的“赛马”“摔跤”都是民族体育活动,而“赛歌”却不在其外延之内,这种划分是不正确的。 二、判断方面的逻辑错误 01 判断歧义 举例 大会将表彰57个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分析 用一个表数量的概念对并列的诸概念加以限制,往往会产生歧义。句中的“57个”是指“先进集体”,还是“先进工作者”,或是二者之和,让人无从判断。 02 主谓失合 举例 近两年,我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收大量职工再就业,使一部分家庭的贫困和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分析 “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但“贫困”不能提高。从逻辑上分析,主项概念中的“家庭的贫困”与谓项概念中的“提高”搭配不当,主谓失合导致该判断不能成立。 03 量项不当 举例 凡到过西安的人,都会去华清池一游。 分析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离西安城区很近,但并不是每一个到过西安的人都会去华清池游览。此句中的“凡”是表示全称量项的,用得不妥,可将“凡”改成表示特称量项的“许多”。 04 误用否定 举例 张宁能不能拿下这一局,是中国队战胜印尼队的关键。 分析 这个判断的主项里包括了“能”(肯定)和“不能”(否定)两个方面,但谓项里却只有“中国队战胜印尼队”一个方面,造成主项中的否定方面与谓项无关,犯了误用否定的错误。 05 关系不合 举例 到了海边,小林张开嘴巴,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海水和阳光。 分析 “空气”可以呼吸,“海水”能“吸”不能“呼”,而“阳光”是无法“呼吸”的。句中的“呼吸”是关系词,但它的关系对象不能包括“海水”和“阳光”。关系词和关系项搭配不当的逻辑错误就是“关系不合”。 06 模态混淆 举例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该地产项目属于濒湖板块,建成后必然会供不应求。 分析 这是房地产界的人士对某地产开发项目的预测。这种预测是或然的,即“供不应求”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句中用了“必然供不应求”,就犯了将可能误作必然的逻辑错误。 07 联言不当 举例 他是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爱心基金帮助他上了中学,而且后来还考上了大学。 分析 这句话是两个判断的联言,即“爱心基金帮助他上了中学,而且后来还考上了大学”。但其中的第二个判断“爱心基金帮助他考上了大学”是个假判断。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联言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判断时,则联言判断为假。如果在“而且”后面加上“他”,主语就是他而不是“爱心基金”,这个表述才是正确的。 08 选言不当 举例 看到尸体上出现暗紫色尸斑后,死者亲属怀疑是他杀,或是投毒致死。 分析 “是……或……”结构是一个标准的选言判断。而本句中“投毒致死”也属于“他杀”的范围内,二者是种属关系,不存在选择关系,因而该选言判断不成立。 09 假言不当 举例 我们的团组织和青年,见到扰乱治安的事情,就要挺身而出,将肇事者扭送公安机关,依法惩办。 分析 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后件由关系判断组成。前件是“我们的团组织和青年,见到扰乱治安的事情”,后件是“就要挺身而出,将肇事者扭送公安机关,依法惩办”。但“团组织”是集合概念,不能与关系词“见到”发生关系,与“挺身而出”“扭送”同样存在逻辑错误。因此整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能成立。 三、推理方面的逻辑错误 01 前提虚假 举例 他结婚买的几件家用电器质量很好,因为都是进口货。 分析 在这个假言推理省略式中,省略了“进口的家用电器质量都是好的”这个前提,但这个前提条件是不真实的,进口家电也存在质量问题,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02 直接误推 举例 街道办事处丢失了电脑,办事处丁主任分析说:“肯定是韩国强干的,因为他有偷盗行为的前科。” 分析 丁主任运用了换位法直接推理,即他有偷盗行为,所以有偷盗行为的是他。这是一个通过直接交换主谓项对全称判断的换位推理,前提中的谓项“有偷盗行为的”是不周延的,通过简单换位到结论中却变成了周延,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推理规则。 03 直言误推 举例 勤俭节约是过去生活困难时期提出来的,现在我们生活不困难了,因此不用再提倡勤俭节约了。 分析 这是一个三段论的第一格推理。该推理有两条规则:其一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其二小前提必须用肯定。本句推理中的小前提“现在我们生活不困难了”是否定的,违反了第二条规则。 04 假言误推 举例 农民林德言今年种植优质稻获得丰收,加上粮食收购价提高,他家的收入增加了。他对记者说:“我已经增加了20亩承包田,面积翻一番,明年收入也会翻一番。” 分析 这位农民的说法包含着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扩大承包面积,就能增加收入;明年面积翻一番(肯定前件);所以明年收入会翻一番(肯定后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一条规则: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但肯定前件却不能肯定后件。这位农民的推理就违反了这一条。农民收入增加不会只取决于农田面积,还有气候、科技、政策等诸多因素。因此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 05 选言误推 举例 有评论认为: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失利,不是赛前准备不充分,就是集中训练时不够扎实。国足这次集训时缺乏针对性,失利的原因不是赛前准备不充分。 分析 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一条规则:大前提不能是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必须互相排斥。而上例中,前一个选言支“准备不充分”包容了后一个选言支“集中训练时不够扎实”,因此由肯定一个选言支而否定另一个选言支,犯了“选言支不排斥”的逻辑错误。 06 关系误推 举例 目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票房收入已突破2.8亿,比此前最高纪录的《英雄》还多3000万元。因此《英雄》的票房收入不一定比《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很可能要退居次席。 分析 这是一个由关系判断组成的直接关系推理。这个推理中“……比……多”是反对称关系词,但本句却把它作为非对称关系来运用,因此这个推理是错误的。正确的结论是:《英雄》的票房收入肯定不及《满城尽带黄金甲》(会退居次席)。 07 模态误推 举例 有学生说:所有金属必然都是固体,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如液态“汞”就是金属,所以,金属不是固体是必然的。 分析 这是一个模态推理,即由“S(主项)必然是P(谓项)”是假的,推出“S(主项)必然不是P(谓项)”是真的。根据模态方阵中真假对当关系,“S(主项)必然是P(谓项)”与“S(主项)必然不是P(谓项)”之间不是矛盾关系而是上反对关系,只能由真推假,不能由假推真,所以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 08 轻率概括 举例 这几个小伙子毛手毛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见年轻人办事是不牢靠的。 分析 这句话运用了一个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却在逻辑上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年轻人办事牢靠的事实很多,仅根据几个年轻人办事不牢,就概括得出“年轻人办事是不牢靠的”结论,显然是根据不足的轻率概括。 09 机械类比 举例 小娟的妈妈对小玲的妈妈说:上次小娟发了几天烧,结果是得了肺炎,这次小玲也发烧了好几天,肯定也是肺炎。 分析 小娟的妈妈仅仅根据“发烧了好几天”,就推断出小玲“肯定也是肺炎”。这个类比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很多疾病的表现症状都是发烧,肺炎只是其中一种,小娟的妈妈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 四、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错误 01 偷换概念 举例 被告曾立过三等功,根据刑法的规定,凡立功者可减轻或免予处罚,请法庭考虑。 分析 句中所说的“曾立过三等功”,是指被告个人历史上的荣誉,而后面所说刑法中的“立功”,是指在法庭审理本案中的立功表现,二者虽字面相同,含义却有区别。这段表述是在故意偷换概念,为被告开脱罪责,违反了同一律。 02 转移论题 举例 售票员问一名正在下车的女乘客:“坐车为什么不买票?”女乘客回头说:“嚷嚷什么,我上班要迟到了!” 分析 女乘客没有正面回答售票员的问题——坐车为什么不买票?而是故意转移话题,说:“我上班要迟到了!”这就是转移论题,违反了同一律。 03 自相矛盾 举例 1934年12月14日,红三十四师余部在四罗桥附近又与敌人交火,陈树湘烈士叫其他人赶快撤退,自己和两名警卫员断后。 分析 既然是“烈士”已经光荣牺牲,怎么能“叫其他人赶快撤退”?此句情理不合,即对同一对象(陈树湘)既说他是烈士,又说他在战斗,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04 模棱两可 举例 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