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中时间差错案例评析 有个年轻人,刚上岗当编辑不久,编了一本介绍地方历史文化的图书;想着刚开始编书也不太有把握,便请老编辑帮忙检查一遍。老编辑在通读书稿过程中,先是改出几处错别字、病句之类的问题,可能也无可厚非。但看到这里,老编辑坐不住了: 五代时期……至天福十二年(1947)寺院扩建时,楼阁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 哎哎哎,这位新编辑,你来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就算你没去查证,这么明显的差错不应该没看出来呀!1947年,新中国都快成立了,怎么还成了五代时期年号后面括注的年份?事实是,此处多了个数字“1”,应为“天福十二年(947)”。 类似的差错,可以归类为知识性差错中的时间差错。 除了上述“特例”,一般来说,这种差错相对隐蔽,乍看未有文字或语法等方面的不妥,但凭借常识判断或查证资料,就会发现其所言有误。时间差错也可细分为好几种: 一、朝代错误 【例1】 宋人杨升庵的《宝庆相》中有“夜驾老蟾嫔月母”之句 评析: “宋人”说法错误。杨慎,号升庵,明代人。 二、世纪错误 【例2】 在二世纪的东亚乃至东北亚大地上,公孙渊扮演的绝对是成功逆袭的角色 评析: 《三国志》记载,公孙渊在父亲公孙康死时尚且年幼,叔父公孙恭继任辽东太守;后来,公孙渊夺取了叔父的位置。这就是该例所谓的“逆袭”。虽然未记载公孙康死于哪一年,但至少不早于他被封侯拜将的建安十二年(207)。 可见,公元二世纪(101—200)时,公孙渊即便已经出生了,也年纪尚小,“逆袭”应当发生于公元三世纪(201—300)。 推其原因,也有可能是作者潜意识里将“二世纪”与公元201—300年这段时间画上了等号,例如说公元207年,就以为是二世纪;然而,“世纪”的换算,是需要在年份的百位数上再加一的。 三、纪年错误 【例3】 奝然于雍熙三年(983)返回日本,将此套大藏经藏于京都法成寺。 评析: 此例是公元纪年错误。雍熙三年应为公元986年。年号纪年与随之括注的公元纪年不符,是书稿中常见的知识性差错,编校人员应注意核对。 当然,也不能一味以年号纪年为准,机械地使公元纪年与之对应,譬如下例: 【例4】 庆元元年(1041)二月,韩琦令环庆路副总管任福率一万八千人出击 评析: 此例是年号纪年错误。庆元是南宋年号,而韩琦、任福等是北宋人物。这里括注的“1041”是正确的,“庆元”系“庆历”之误。 四、事件发生时间错误 【例5】 建炎三年于临安府(今杭州)定都,史称南宋 评析: 据《宋史》,南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府(今杭州)。本例将两个时间混淆了。另外,在普及性读物中,年号纪年后面最好括注公元纪年,毕竟公元纪年比较直观;光写年号纪年,读者难以有距今多久的直接印象。 五、时间顺序错误 【例6】 2008年,北京奥运、汶川地震等,让这一年成了公益行业的一个重要时间点 评析: 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奥运之前,此处的顺序最好对调一下。该例还比较隐晦,有的书稿在罗列一堆事件后,会出现“先后”等字样,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核查谁先谁后。 六、时间计算错误 【例7】 2016年恰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 评析: 据《辞海》“长征”词条,1936年,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至2016年为80周年。 【例8】 1985年,18岁的陈天虹就学习了摄影,专职拍摄广告。2000年,从事广告、婚纱摄影几十年的他又担任了多家化妆摄影培训学校的老师 评析: 行文照应不周。1985年到2000年间隔了15年,何来“从事广告、婚纱摄影几十年”之说?几十年应为“十几年”。 【例9】 对于蔡京的批判,从宋至今的1000多年里从未停止过。 评析: 蔡京的生卒年是1047—1126,极端一点说,就算对他的批判从他出生这一年就开始了,距今也只有900多年,谈何1000多年? 下例亦然: 【例10】 厓山,一场声势浩大的海战正式打响。……时隔七百多年,一个名叫汤因比的英国人……极其感慨地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评析: 该例中前文讲厓山之战,接着话锋一转,援引了汤因比(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对宋朝的评价。未曾考证汤因比说这句话的时间,但就算是在他去世这一年(1975)说的,距厓山之战(1279)也不到700年。 类似的计算有误、表述不严谨之处在书稿中频现。但凡出现“时隔”“距今”等字样,就要注意核查所述两事各自发生的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时间差错是误用阿拉伯数字。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公历月日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月日要求使用汉字数字。古籍中记载的汉字月日表示夏历,若改为阿拉伯数字,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如有书里写道,苏东坡出生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按公历是1037年1月8日,若说他生于“12月19日”就错了。 以上错例均是笔者从工作实践中积累摘录。消灭时间差错,要求我们多查证、多计算,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份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