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形” 观点是“神”——一篇领导讲话稿的修改体会和思考 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了很多新话,其中有这么两句: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
联系到写作上,我认为上面两句话可以延展出这样的认识:
文章是“形”,思想是“魂”;标题是“形”,观点是“神”。写好机关文稿,既要“造形”,更要“铸魂”“赋神”。
近日,我执笔修改了一篇干部挂职工作总结交流会上的领导讲话稿,稿子得到了领导和受众的充分认可。回过头来看,我对文稿的“形与魂”“形与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总结交流会,与会人员主要是挂职干部,分为两个批次:上一批刚刚结束挂职,新一批即将赴任。讲话看对象。这就决定了讲话稿的内容也要兼顾到两类对象——对上一批挂职干部,总结其工作成效、挂职收获,给予肯定并表示感谢和慰问,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当提些希望;对新一批挂职干部,主要是介绍挂职安排等情况并提出希望。
原稿是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起草的,总体上写得还不错,大方向没问题,结构是合理的,标题经过提炼,该有的内容基本上也都有了。不足之处,主要是思想性“欠”了些,小标题“平”了些,看起来不够醒目,读起来不够提神,有的观点经不起细看细抠。下面是我抠出来的提纲:
导语部分:介绍开会目的;回应交流发言;介绍挂职背景。各写一个自然段。
主体部分:采用块状结构,分3块来写,运用过渡段自然承转。
第一块:总结上一批挂职干部的收获,把挂职成效融入其中,并予以肯定,表示感谢和慰问。
用“三个新”来概括挂职成效和收获:
一是站位意识有了新高度;
二是思想观念有了新转变;
三是能力素质有了新提升。
第二块:着眼于巩固扩大挂职成果,对上一批挂职干部提出希望。
一要注重消化吸收;
二要注重活学活用;
三要注重深化拓展。
第三块:对新一批挂职干部提出希望,把挂职安排和有关考虑融入其中。
第一,希望大家珍惜机会、不负众望
从3个视角介绍这次挂职的特点:
——从组织的角度看;
——从挂职干部的角度看;
——从挂职岗位的角度看。
第二,希望大家真挂实干、担当作为
一要转变角色、尽快融入;
二要端正心态、当好学生;
三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
第三,希望大家借势借力、促进合作
一要讲好GX故事;
二要宣传GX优势;
三要找准合作方向。
第四,希望大家从严要求、加强自律
写材料是“内容为王”。从内容上看,这篇稿子稍有缺漏——没有对挂职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要求。这方面内容,可以单独作为一块,在讲话稿的最后写上一小段。但是,原稿的内容之“缺”并不多,这不是主要问题。思想性不足的问题,只看提纲不怎么看得出来。看得见的问题,主要是观点“平”,小标题不够“亮”。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下面是修改稿的提纲:
导语部分:内容上与原稿相同,语言上进行了加工和再造。
主体部分:结构上、写法上也与原稿基本相同。
第一块:肯定上一批挂职的成效和收获。
我觉得,可以用3句诗来概括大家的收获:
一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突出工作站位的提升);
二是“脚行万里眼自开”(突出视野和思路的拓宽);
三是“观念一变天地宽”(突出思想解放、观念转变)。
第二块:对上一批挂职干部提出希望。
一要消化吸收;
二要活学活用;
三要拓展深化。
第三块:对新一批挂职干部提出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忠于职守
从两个维度介绍挂职安排和有关考虑:
——在挂职方向上;
——在岗位安排上。
第二,希望大家善于学习
第三,希望大家敢于任事
第四,希望大家严于律己
第四块:对挂职干部管理和服务提出要求,一个自然段。
从小标题上看,修改稿与原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块和第三块。
在第一块,我用“三句诗”取代了原稿的“三个新”,使小标题更短更活。
在第三块,原稿的4个小标题虽然是成套的、对仗的,但“套子”做得不够漂亮;我用“四个于”进行了再造,不仅整体感更强了,而且内容上更全面,逻辑上更严密,层次上更简明,句式上更简短。
——从内容上看,我增加了善于学习方面的要求。这两批挂职干部都是“上挂”,学习是重要目的,这方面的要求应该重写并加以凸显。
——从逻辑上看,原稿有两处“硬伤”:第一点希望中所写的“从组织的角度看”“从挂职干部的角度看” “从挂职岗位的角度看”,第三个视角与前两个是不匹配的,逻辑上有交叉,我改为“在挂职方向上”“在岗位安排上”两个维度;原稿第三点希望中的“促进合作”,既不是挂职的主责主业,又可以包含在第二点的“担当作为”之中,逻辑上有重叠,我把这两点合并成“敢于任事”,主要讲要“干好活”,带着讲要“搭好桥”。这样一改,逻辑就严密多了。
——从层次上看,原稿提出的4点希望,其中2点有二级标题;我尽量删繁就简,修改稿没有二级标题,避免了叠床架屋之感。
经过这样的修改,两组小标题不仅更漂亮了,也更精神了。
回到本文的主题上。之前,我提炼过一条关于写材料的经验性认识:内容为“王”,观点为“冠”(详见“三好公文课”第146讲)。观点也是内容,是内容中最重要也最应当凸显的,所以应该“置顶”。文章是“形”,思想是“魂”,标题是“形”,观点是“神”,这个新认识特别是后面一组与之前的认识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多数人认为,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也有人认为,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在我看来,这两句话都成立,实质上是一个意思。“思想”一词,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严格地说,只有系统化乃至成体系的理性认识才能称为“思想”,这是狭义的概念。但从广义上看,具有一定思想性的观点就可以称为“思想”。因此,很多时候“思想”和“观点”这两个概念是可以互换的。换句话说,可以说“思想是大观点,观点是小思想”。
如果用狭义的“思想”来衡量,能够出思想的文章并不多,但多数文章应该也可以出观点,特别是以“短实新”为文风要求的机关文稿。
有影响力的报纸都是“观点立报”,好的文章也是“观点立文”。写材料,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好观点。有人说,今天是信息海量化、阅读便捷化的时代,也被称为“读题时代”和“读屏时代”,但归根结底是“读观点时代”。一篇文稿,如果没有好观点,就难以激发受众进一步阅读或聆听的兴趣,这样的文稿就会迅速淹没在信息海洋中,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俗话说:“读书读皮,看报看题。”无论看报还是看文章,看完大标题,如果不看全文,往往会先浏览小标题,看主要观点、核心观点。我们起草文稿,如果想出了好观点,就会比“题好文一半”更进一步,就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大半。
那么,怎样的观点才能称之为“好”呢?一要“对”,观点正确;二要“准”,一语中的;三要“新”,富有新意;四要“精”,言简意赅;五要“活”,语言鲜活。表述新颖也是“新”,但这只是外在的“新”,新意才是内在的“新”。我们写材料制标题,既要力求形式美观、样子好看,也就是注重“造形”,更要追求出新意、出观点乃至出思想,注重“赋神”“铸魂”。
写材料,讲究“最好的观点要放在最好的位置”,标题无疑是最好的位置。但“标题”与“观点”之间不能画等号,标题不一定是观点、见观点,好的观点也不一定都能上标题。比如,“工作成效”“主要做法”“下一步打算”,这类小标题不成句子,更不能称为“观点句”。又如,有的文章不设分级标题,核心观点往往放在自然段或段落群的第一句,这叫做“段首立句”;也有的观点会放在段落之中,或者放在段尾作为收束。尽管如此,如果能够把观点句用作标题,无论大标题还是小标题,整篇文章的精气神就会大不一样。
由此看来,写材料应当注重“观点立文”,力求“观点出新”“观点出彩”“观点致胜”。观点立文,要立得住、立得稳,除了观点正确,还需要有事实依据、素材支撑。必要的时候,还要把观点适当展开来说一说,说明其中的道理。要不然,你自己明白,受众不一定信服。
|